字號

在行測邏輯判斷部分,會考到三段論前提型的題目。前提型題目是根據三段論的格式,告訴我們其中一個前提和結論,讓我們補充另外一個前提。下面中公教育專家就為大家介紹三段論的推理規則。

三段論的推理規則有四條:1.前提當中必須有“所有”。也就是說,如果給出的前提是“有些”,那麼在補充的前提當中一定要有“所有”﹔2.任意兩句中的公共概念在第三句中消失。即出現三個概念,每個概念出現兩次﹔3.前提與結論當中,“否定”成對存在﹔4.前提與結論當中,“有些”成對存在。根據這四條推理規則,我們來看看怎樣去解題。

例1.一所大學共有四個區,住在北區的都不是文科類院系的學生,因此,在西區上課的學生有的不住在北區。

為了使這個推理正確,必須補充一下哪項作為前提?

A。文科類院系的學生有的不在西區上課

B。在西區上課有的不是文科類院系的學生

C。住在北區的學生有的是在西區上課的

D。文科類院系的學生有的是在西區上課

【答案】D。解析:根據三段論的推理規則,前提與結論當中,“否定”是成對存在的,排除A和B選項。又根據“三個概念,每個出現兩次”,已經出現過兩次的概念是“北區”,因此要在補充的前提中建立“西區”和“文科類院系學生”的聯系,故答案選D。

例2.任何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的目標都是無效的目標,而任何無效的目標都沒有實際操作的方法。因此,詳細的職業規劃不是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的目標。

為了使這個推理正確,必須補充以下哪項作為前提?

A。詳細的職業規劃有實際操作的方法

B。詳細的職業規劃不都是無效的目標

C。有效的目標都是可以量化和設定時限的目標

D。無法量化及不設定時限的目標沒有實際操作的方法

【答案】A。解析:根據前提與結論當中“否定”成對存在,我們補充的是肯定的條件,排除B、D,根據“任意兩句的公共概念在第三句中消失”,排除C選項。答案選A。

三段論前提型題目是一類選項比較固定的題型,相對來說比較好掌握。中公教育專家希望大家把握精髓,好好復習,早日成“公”。

來源:中公教育

(責編:賈雪靜(實習生)、林露)

相關專題


我要留言

進入討論區 論壇

注冊/登錄
發言請遵守新聞跟帖服務協議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區登錄
用戶名: 立即注冊
密  碼: 找回密碼
  
查看全部留言

>

人民網第二屆高校校長論壇
人民網第二屆高校校長論壇

權威中國大學排行榜
權威中國大學排行榜

精彩熱圖|人民電視

精彩新聞|精彩博客

高中"國際班"遍地開花高中"國際班"遍地開花 留學生的那些作弊留學生的那些作弊

熱播視頻|圖說中國

自由職業者的福音自由職業者的福音 萬語千言不如回家過年萬語千言不如回家過年

24小時排行 | 新聞頻道留言熱帖

論壇|訪談微博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