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高校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特別報道 | 北京物資學院:以服務行業為抓手,書寫服務首都發展新答卷

6月1日至27日,北京市教育兩委聯合前線雜志社策劃推出“北京高校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特別報道”(點擊查看專題)。6月20日聚焦——北京物資學院。
北京物資學院作為一所以物流流通為特色的應用型高校,在全面貫徹落實《教育強國建設規劃綱要(2024—2035年)》歷史新起點上,堅持立德樹人根本任務,致力於培養高水平應用型創新人才。學校充分依托行業背景和優勢,始終面向行業發展、面向北京國民經濟發展主戰場,堅持做實做強“物流”“期貨”兩大特色,在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完善現代化商貿流通體系、增強大宗商品產業鏈供應鏈安全與韌性中主動作為,以服務行業為抓手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
面對國家區域行業發展,特別是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的迫切需求,北京物資學院系統實施“五結合”的專業轉型優化策略:與行業深度融合,與數字技術緊密結合,與時代脈搏同頻共振,與同行攜手共進,與產業鏈條無縫對接,全力打造升級版優質專業。學校緊密結合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兩區”“四平台”建設,新增4個與理工學科相匹配的人工智能等新興專業,合理控制其中2個專業招生規模,加速市場營銷等多個專業數智化轉型升級。目前,學校已初步形成“物流流通+經管工”學科專業布局,前瞻性布局智慧物流交叉學科,為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構建智慧物流體系奠定堅實學科基礎。
北京物資學院主教學樓
學校深化產教融合,打造“知識-場景-能力”一體化培養模式。以首都產業需求為導向,緊密銜接職業需求,匯聚“行業-高校-企業”三方力量,成功打造了期貨學院、京東學院兩大現代產業學院。學校與企業合作精心設計全產業鏈業務場景,行業協會全程參與指導,形成獨具特色的“浸潤式教學”模式。
北京物資學院依托北京現代物流研究基地,聚焦降低全社會物流成本開展一系列研究。學校作為牽頭單位起草強制性國家標准《液態類食品散裝運輸技術規范》,對提升行業安全管理和監管水平具有裡程碑意義。積極整合資源,以“物流教育30年”為契機,成立京津冀智慧物流產教融合聯盟和商業高校合作聯盟。統籌推動學科專業、人才培養、科研與社會服務轉型,加快布局與中國物流集團等行業龍頭企業的深度合作,持續深化與密雲區、順義區、平谷區、大興區等地方政府的合作關系,為推動北京形成物流新質生產力貢獻物院智慧。依托期貨產教融合聯盟,學校致力於促進產業界與教育界的雙向賦能。面向首都金融發展需求,發揮學校智力優勢,深入開展金融科技賦能期貨新生態背景下的戰略性、趨勢性、前瞻性和政策性研究,推動完善首都金融市場發展格局。
北京物資學院校名石
北京物資學院運河劇場
北京物資學院始終圍繞京津冀協同發展,以全方位服務城市副中心建設發展為己任,全力融入北京城市副中心建設。學校持續深化與通州區政府及各職能部門的合作關系,與通州區開展聯合調研、協同攻關等多種形式的合作。依托“北京城市副中心基層治理研究基地”,聚焦城市副中心快速發展中的高質量發展驅動要素培育與優化配置、區域治理現代化體系和能力建設等關鍵問題持續開展研究。“十四五”以來,學校科研成果獲得通州區區級部門及相關企事業單位採納應用100余項。共同牽頭北京市大中小學“運河思政” 一體化創新示范聯合體,以首善標准助力北京全國文化中心建設。
作者:解進強(北京物資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