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北京高校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特別報道 | 首都體育學院:發揮特色優勢,擦亮大國首都形象展示窗口

2025年06月23日10:16 | 來源:前線
小字號

6月1日至27日,北京市教育兩委聯合前線雜志社策劃推出“北京高校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特別報道”。6月22日聚焦——首都體育學院。   

首都體育學院作為北京市屬唯一一所體育院校,是北京市屬高校分類發展政策支持的“高水平特色型大學”。建校近70年來,學校為國家和北京市培養了10余萬名高層次體育人才,一大批校友成為體育、教育領域的棟梁和骨干。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和習近平外交思想、習近平文化思想,更好地服務北京“四個中心”功能建設,首都體育學院積極參與國家重大活動、重大事件的服務保障工作,以實際行動擦亮首都形象的重要展示窗口和文化魅力的金名片,以首善標准助力首都文化中心、國際交往中心功能建設新篇章。

原標題:北京高校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特別報道 | 首都體育學院:發揮特色優勢,擦亮大國首都形象展示窗口

首都體育學院主動服務國家戰略實施和新時代首都發展。聚焦競技體育,多個科研團隊服務保障國家隊訓練參賽,近5年助力國家隊獲奧運獎牌58枚,師生近2000人次服務保障北京冬奧會、成都大運會、杭州亞運會等國際重大體育賽事,從事賽事組織及執裁、科技服務保障、新聞轉播、計時計分、賽會志願服務等工作,受到多方贊譽,助力體育強國建設。聚焦群眾體育,以主持“全民健身信息服務平台關鍵技術研究”等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項目為抓手,為全市和全國開展全民健身運動提供科學指導和服務,促進健康中國建設。聚焦學校體育,以服務北京市中小學體育教育改革和中小學生體質健康日監測為抓手,在北京市11個區近50所學校中開展試點應用,全面助力學生體育運動和體質健康水平提升,推動健康北京建設。

首都體育學院以積極打造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國家品牌和國際平台為戰略支點,助力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2018年9月,北京市政府正式向中國奧委會提出申請,依托首都體育學院建設“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2020年2月,國際奧委會同意批復並將其納入全球奧林匹克研究機構。2021年,中央編辦批復學校加挂“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牌子,學院成立並正式成為北京冬奧會的第一個人文知識遺產,開啟與首都體育學院資源共享、相互支撐、並行發展的新篇章,北京國際奧林匹克學院建設任務分別寫入北京市第十三次黨代會報告和“十四五”規劃。學院2013 年啟動的海外武術文化巡演項目,以“武舞融合”為創新載體,深耕中華傳統文化國際傳播十余載,構建起兼具歷史厚度與時代活力的文化輸出范式。項目以原創劇目《武動巔峰》為核心,通過“武源—武戰—武韻—武藝—武魂”五大篇章,串聯武術從起源到現代發展的完整脈絡,將“止戈為武”的哲學思想、剛柔並濟的藝術美學與“天下大同”的人類命運共同體理念融入舞台表演。截至目前,巡演已足跡遍布全球 20 多個國家,完成 100 余場演出,500 余名學生參與其中,成為文化強國戰略下傳統文化 “走出去”的標杆項目。

首都體育學院突出實踐育人導向,充分調動一切育人主體、發掘一切育人資源、形成強大育人合力。將服務新中國成立70周年慶祝活動、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天安門廣場慶祝活動、中非合作論壇峰會、“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北京2022年冬奧會和冬殘奧會等國家重大活動,打造成一堂堂“體育+愛國主義”“體育+志願服務”“體育+文化傳播”的沉浸式大思政課,讓數千名學生在實踐鍛煉中堅定“強國有我,使命在肩”的理想信念。

作者:首都體育學院 張智俠

(責編:李昉、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