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北京高校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特別報道 |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向農而行 繪就首都鄉村振興新圖景

2025年06月27日10:03 | 來源:前線222
小字號

6月1日至27日,北京市教育兩委聯合前線雜志社策劃推出“北京高校服務新時代首都發展特別報道”。6月27日聚焦——北京農業職業學院。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作為北京市涉農類高等職業院校,以強農興農為己任,瞄准首都“四個中心”功能定位,弘揚“三大基因”,聚焦“職業本科”和“都市農職”兩條主線,在打造服務首都鄉村振興的鄉村干部和鄉村能人“兩個搖籃”、建設服務農業技術推廣和市民美好生活“兩個基地”等方面形成特色實踐,獲評中國特色高水平專業群建設單位、全國鄉村振興人才培養優質校,入選高職院校教學資源50強、服務貢獻50強和第六屆“中國高職50強”。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西門校名石

三大基因  凝聚學校發展強動能

北京農業職業學院校史文化碑

深植於農職血脈的“紅色基因、農業基因、職教基因”,是學校鑄就輝煌歷史的力量源泉,也是推動新時代發展的精神動力。學校以紅色基因為魂,把“知農愛農”教育和家國情懷教育貫穿人才培養全鏈條﹔以農業基因為根,全力培養服務首都“三農”需要的發展引路人、產業帶頭人、政策明白人﹔以職教基因為本,全方位提升服務首都高質量發展的支撐力和貢獻力。學校先后入選全國黨建工作樣板支部、北京高校黨建工作標杆院系。

特色辦學  打造鄉村人才雙搖籃

學校著力打造鄉村干部和鄉村能人“兩個搖籃”,從“農業生產源頭”到“生產條件保障”再到“加工與流通”進行科學布局,形成了環環相扣的人才培養與產業服務體系,累計為首都輸送農業技術技能型人才10萬余人。創新舉辦農民學歷教育,實施“農村基層干部能力提升工程”,開展農村干部培訓,90%以上的學員扎根村“兩委”崗位。培育“耕讀傳家”德育品牌,連續3屆榮獲國家級教育教學成果獎5項、連續兩屆摘得北京市農業技術推廣一等獎﹔學生在國家級職業技能大賽中榮獲26項佳績,2024年世界職業院校技能大賽攬獲1金2銀5銅,85%的畢業生扎根京郊。

聚力匯智  建設興農惠民兩基地

學校打造“貫通產加銷,融合農文旅,鏈接校地生,適宜業居游”的農職模式,建設服務農業技術推廣和市民美好生活的“兩個基地”。發揮食品與生物工程學院、智慧農業工程學院專業特色,服務食品安全檢測和綠色食品生產,保障首都居民舌尖上的安全,助力食品更加健康美味﹔發揮園藝園林學院、水利與土木工程學院專業特色,建設花園城市,美化居民生活環境,服務城鄉居住環境提升﹔發揮商務與管理學院、動物科技學院專業優勢,服務首都市民寵物養護、休閑娛樂需要,助力滿足首都居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科教融匯  助力鄉村振興加速度

學校緊扣首都城市戰略定位與京津冀協同發展新要求,組建專業化技術服務團隊,布局建設17家北京科技小院,匠心培育“周庄村食用菊花”“賈峪口村白海棠”“上水溝村流蘇茶”“葦子水村香椿醬”等“一村一品”特色富農品牌,以產業賦能推動首都鄉村振興駛入發展快車道。相關實踐成果榮獲“北京市脫貧攻堅集體嘉獎”,獲評“2023中國高職院校產教融合競爭力50強”。

發揮優勢  搭建國際交流新平台

學校發揮教育資源優勢,服務“一帶一路”和北京國際交往中心建設。與19個國家41所院校、機構建立合作關系。設立“一帶一路”國家海外分院,輸出課程標准及教學資源,輻射泰國北部13所農業職業院校,連續3年被泰國教育部職業教育委員會授予“中泰職教合作突出貢獻獎”。12名教師入選農業農村部援外專家庫,15名教師入選北京市涉外人才庫,先后為毛裡求斯、尼泊爾等8個國家開展“絲路一家親”農業培訓,打造國際合作品牌,在促進民心相通等方面發揮了積極作用。

作者:王雪婷 王凌雲(北京農業職業學院)

(責編:李昉、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