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培養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新通道(專題深思)


體育是一個國家軟實力的重要組成部分,承載著國家強盛、民族復興的夢想。體育強則中國強,國運興則體育興。習近平總書記在2020年9月召開的教育文化衛生體育領域專家代表座談會上強調:“要創新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選拔、激勵保障機制和國家隊管理體制。”這一重要論述對競技體育人才培養、選拔、激勵保障機制和國家隊管理體制提出了加強創新的總體要求,為競技體育人才培養等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加快建設體育強國,要弘揚中華體育精神,弘揚體育道德風尚,堅定自信、奮力拼搏,提高競技體育綜合實力,更好發揮新型舉國體制作用,把競技體育搞得更好、更強,提高為國爭光能力,讓體育為社會提供強大正能量。新時代以來,體育強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成就,同時面臨一些亟待解決的新問題、新情況。比如,一些青少年運動員文化素養偏低、成長環境單一、家長后顧之憂增多、一些體育學校生源不足等。有效解決這些問題,是加強體育人才培養的現實需要,將為建設體育強國筑牢堅實基礎。
加強體育精神培養。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廣大體育工作者在長期實踐中總結出的以‘為國爭光、無私奉獻、科學求實、遵紀守法、團結協作、頑強拼搏’為主要內容的中華體育精神來之不易,彌足珍貴,要繼承創新、發揚光大。”體育精神是體育活動的“靈魂”。沒有崇高理想和良好道德品質,運動水平再高,也無法成為優秀運動員。體育人才培養,在注重提升運動水平的同時,更應注重道德修養。青少年正值樹立正確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的關鍵時期,精神滋養至關重要。打造培養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新通道,要在年輕運動員運動訓練、日常生活、競賽比賽等各個環節,全方位、深層次加強對其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的引導,注重培養其自律意識、團隊協作精神以及社會責任感。
加強體育教育工作者隊伍建設。教師是教育工作的中堅力量,沒有高水平的體育教育工作者隊伍,就很難培養出高水平的體育人才。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好的學校特色各不相同,但有一個共同特點,都有一支優秀教師隊伍。對教師來說,想把學生培養成什麼樣的人,自己首先就應該成為什麼樣的人。”要加快推進體育名師、體育骨干教師建設工程等,加大對體育教育工作者培訓和能力提升的投入,通過弘揚北京冬奧精神等,引導體育教育工作者進一步提升道德品質素養、科學知識素養、創新創造素養,不斷提高專業水平和教學能力。建立良好的激勵機制,吸引和留住優秀的體育教育工作者,為打造培養優秀體育后備人才新通道創造條件、奠定基礎。同時,必須充分發揮社會力量和市場機制作用,比如通過聘請社會高水平專業教練,進一步提升校園運動隊的競技訓練質量。
貫通體育人才培養路徑。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們要分類指導,從娃娃抓起,扎扎實實提高競技體育水平,持之以恆開展群眾體育,不斷由體育大國向體育強國邁進。”這一重要論述深刻體現出用聯系、發展的眼光看待競技體育發展,為循序漸進、遵循規律提高競技體育水平指明了前進方向。要加強學校體育工作,建立健全小學、初中、高中、大學相銜接的體育人才升學體系,推動青少年文化學習和體育鍛煉協調發展﹔提供多樣化的體育項目和活動,鼓勵學生參與,培養他們的興趣和熱愛,並為他們提供系統性的專業培訓。比如,《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要求推進校園足球普及,計劃到2025年全國中小學校園足球特色學校達到5萬所,其中開展女子足球的學校佔一定比例,這將進一步推進校園足球普及,提升學生的體育素養,同時為運動員實現中學、大學、職業俱樂部、國家隊等成長路徑的銜接貫通創造條件。對優秀體育人才,採取靈活保留學籍、延長學制時間等方式,統籌協調好文化學習與競技訓練的關系,讓他們既能參與競技體育訓練,又擁有學習深造的便利條件。
《 人民日報 》( 2025年07月07日 13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