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教育部6大行動推動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

2025年07月07日13:07 | 來源:人民網-教育頻道222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7月7日電 (記者李依環)記者今天從教育部獲悉,近日,教育部辦公廳印發《關於組織實施數字化賦能教師發展行動的通知》(下稱《通知》)。

《通知》明確,計劃經過3至5年努力,教師數字素養全面提升,熟練應用數字化手段開展教育教學成為新常態,探索形成大規模因材施教和人機協同教學的有效路徑。數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賦能教師發展的支持體系不斷完善,教師教育優質資源和服務供給豐富,形成自主選擇、靈活多元的教師發展模式。數字化治理能力顯著提高,建立起有利於教育家成長的良好環境,形成優秀教師不斷涌現的良好局面。

教育部教師工作司負責人表示,《通知》落實國家教育數字化戰略的總體部署,按照“應用為王、服務至上、簡潔高效、安全運行”的基本原則,以提高教師數字素養為關鍵,以數字技術、人工智能技術融合創新應用為牽引,擴大優質資源和服務供給,開辟教師發展新賽道、塑造教師發展新優勢。具體將通過六大行動推進數字賦能——

一是聚焦重點環節,實施教師數字素養提升行動。完善教師數字素養標准體系,修訂教師專業標准、師范生教師職業能力標准。出台教師數字素養提升指南,多種方式推進教師數字素養培訓全覆蓋。持續開展測評,支持有條件的地區匯聚教師發展大數據,探索數據驅動的教師數字素養提升路徑。

二是突出應用驅動,實施數字賦能教育教學改革行動。支持地方、學校結合實際建設智慧校園、升級教師智能研訓室和智慧教育中心,助力教師開展數字化教學、數字化學習。協同企業、科研院所研發教師智能助手,推動教師教學理念、方法和模式轉型。加大宣傳推廣力度,推廣數字應用先進經驗。

三是推動培養轉型,實施教師發展模式數字轉型行動。推進師范生培養、教師研訓的數字化轉型,推進教師的數字化學習。完善教師自主學習機制,利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技術精准推送學習資源,建立教師終身學習積分應用機制。強化名師領學領研領教,實施“數字支教”活動,促進優質資源均衡共享。

四是強化資源支撐,實施教師發展數字資源供給行動。組織力量開發重點領域的精品資源,建立資源建設長效機制和資源使用激勵機制。創新教師發展資源形態,組織編寫人工智能教師讀本,開發多模態數字教材、學科知識圖譜、沉浸式師訓系統等新型資源,提高資源的智能性和實用性。

五是推動治理升級,實施教師發展數字治理行動。依托國家智慧教育公共服務平台,建強教師發展綜合服務管理功能,建立教師教育大模型,優化教師教育專業設置,強化師范專業的規范管理和動態調整。完善教師資格制度,將數字素養納入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的考察范疇,高校教師資格認定中要將數字素養作為教育教學能力的重要方面進行考察,推動數據支撐的教師評價改革。強化數字化安全與規范,研制教師生成式人工智能應用指引。

六是深化國際交流,實施數字教育教師國際合作行動。用好世界數字教育大會等高水平對話交流平台,建好全球教師發展學院平台,開展教師人工智能培訓、數字化協同教研和“人機共育”等方面的國際合作,積極參與相關國際標准制定,貢獻中國數字教育的智慧和力量。

(責編:郝孟佳、熊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