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教育

體育教師們的光榮與夢想(建設體育強國·教師節特別報道)

2025年09月10日08: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222
小字號

  陳金(前)在演示動作要領。
  受訪者供圖

  趙海龍(右二)和學生一起排練。
  霍亞平攝

  陳明(中)帶學生開展籃球訓練。
  李鑫波攝

  羽毛球世界冠軍成為高校老師,拼搏精神在大學校園繼續閃耀﹔90后老師創編上百種操舞,領著孩子們挖掘大課間的快樂﹔鄉村教師堅守大山10多年,用小籃球托起山裡娃的大夢想……第四十一個教師節,我們走近體育老師們,感受他們的風採與奉獻,向他們致敬。

  ——編  者  

  

  哈爾濱工業大學體育部教授陳金——

  “當老師的成就感,不比拿冠軍差”

  本報記者  郭曉龍

  陽光透過哈爾濱工業大學體育館的玻璃窗,洒在飛舞的羽毛球上。“食指鬆開半厘米,擊球瞬間再扣緊,力量才發得透……”彎著腰,手握球拍,陳金正給學生演示發球要領。擁有9個世界冠軍獎杯的陳金,如今是學生們爭相搶課的“金牌教師”。

  2018年9月,陳金結束了5年國家隊教練生活,受聘成為哈工大體育部副教授,“比起培養奧運冠軍,讓更多人感受體育魅力同樣有意義。”他始終記得啟蒙教練金超的叮囑——冠軍精神不該隻在賽場上。

  “第一節課我就‘翻車’了。”陳金笑著回憶。過去在國家隊,面對技術精湛的專業運動員,他一個手勢、一句點撥,隊員便能心領神會﹔而在大學球場,眼前是連球拍都握不好的“小白”,世界冠軍級的教練完全“水土不服”。

  於是,陳金從零開始調整:教握拍時逐一糾正手勢,教擊球時將“正手高遠球”拆解為“轉體、引拍、發力”三步,連手腕角度都反復示范。看著學生從不會打到攻守自如,他真切感受到,“當老師的成就感,不比拿冠軍差。”

  7年教學實踐,陳金摸索出一套因材施教的方法。對普通學生,他是鼓勵型教練,看到學生不敢接球,他會放慢球速,笑著說“沒關系,再試一次”﹔指導校隊時,他又切換到“火眼金睛”模式,隊員接殺球重心過高、網前挑球角度不准,他都嚴格糾正。

  在他的帶領下,哈工大羽毛球隊斬獲6次省級比賽的團體冠軍,其中,2019年、2022年奪得黑龍江省學生運動會甲組團體冠軍。如今,陳金已成為教授,並獲評“2025年黑龍江省級教學名師”。

  為了讓更多學生感受羽毛球樂趣,陳金牽頭打造了慕課《金羽飛揚》。為清晰呈現技術細節,他常常從清晨拍攝到深夜,反復調整機位,用高速鏡頭捕捉扣殺、挑球、放網的瞬間,再配上動作拆解字幕和語音講解。如今,該慕課已開課12輪,選課學生超過12.5萬人次,成為多所高校的教材。

  此外,陳金還為哈工大(深圳)實驗學校和哈工大深圳校區鄉村振興幫扶點——廣東河源和平縣大壩鎮中心小學開設公開課,將冠軍精神帶到中小學校園。

  “陳老師說打羽毛球要不怕輸,下一拍就可能逆轉。”四年級學生李悅東握著新球拍,眼裡有光亮,“我也要像他一樣,努力實現自己的夢想。”

  暮色漫進體育館,陳金整理教案時,扉頁上的文字格外醒目——“讓每一堂體育課都成為學生們的追夢起點。”

  

  鄭州高新區第二實驗中學體育教師趙海龍——

  “校園體育可以很酷、很正能量”

  本報記者  張文豪

  動感的《龍拳》音樂響起,上千名學生在操場上舞動起來,姿態優美、動作有力。這不是文藝演出,而是河南省鄭州高新區第二實驗中學的課間活動。

  90后體育教師趙海龍是這套操的主要創編者。除了教籃球、足球等常規體育技能外,他還創編了上百種操舞。七年級六班的代涵漳跳得酣暢淋漓。“這些操舞很颯很好玩。剛開始我們不太會,趙老師教得很耐心。”代涵漳說。

  2014年從河南師范大學體育教育專業畢業后,趙海龍曾在多所學校任教。他觀察到,有些孩子不喜歡參加體育運動。

  能不能用流行的音樂、輕鬆的舞步,增加大課間的吸引力?喜歡跳舞的趙海龍產生了創編操舞的念頭。他和同事精心挑選配樂、創編動作,策劃了17分鐘、23分鐘兩個版本的大課間活動。其中,熱身操、足籃排組合操、拉伸操等在學生中大受歡迎,並獲得河南省第六屆中小學“最美大課間”“一校一品”評選活動一等獎。

  今年年初,國產動畫電影《哪吒之魔童鬧海》熱映。開學后,趙海龍發現許多孩子喜歡模仿影片中的台詞,再加上片中傳遞的不服輸的精神、友誼的真諦,趙海龍意識到,這是一個啦啦操的好素材。他從網絡上搜集靈感,教學生跳起了“哪吒說唱”。隨著越來越多的學生加入,他簡化動作內容,增大動作幅度,讓孩子們更容易跟上節奏。

  “校園體育可以很酷、很正能量。”趙海龍還是學校“90°”舞蹈社團的發起人。為什麼叫這個名字?“90度是直角,希望孩子們為人正直、勇於鑽研,保持正能量、不服輸的勁頭。”趙海龍這樣解釋。

  “我很喜歡參加舞蹈社團的活動、跳課間操,不僅身體得到鍛煉,內心也獲得成長。”社團成員、八年級五班學生白家澤說,今年6月,社團創編的紅色主題操舞獲得了河南省學生健美操啦啦操比賽相關項目的第一名,在舞蹈中他深刻感受到了歷史的回響。

  如今,作為全國校園大課間啦啦操推廣實施單位,鄭州高新區第二實驗中學的操舞逐漸成為特色。下一步,趙海龍希望引入人工智能、非遺,創編出更多形式新穎、學生喜歡的體育作品。

  

  貴州黔西南州興仁市鄉村教師陳明——

  “實現了14年前的心願,我很幸福”

  本報記者  蘇  濱

  8月27日,貴州鄉村教師陳明榮登2025年第二次“中國好人榜”。他的故事裡,有堅守,有熱愛。

  回龍小學位於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興仁市回龍鎮,是陳明工作的地方,也是他的母校。2011年,在外工作多年的陳明被調回老家任教。面對學生缺乏體育活動、校園缺少活力的狀況,他許下“帶孩子們健康成長”的心願。

  “我特別喜歡籃球,不如用課余時間帶孩子們玩籃球。”陳明自費買了4個小籃球架,他心思縝密,“標准籃球架太高,孩子投不進容易失去信心。”他設計了投籃、拍球、抱球跑等趣味活動,吸引孩子們參與,還自掏腰包購買文具和零食作為獎勵,雙管齊下,效果出奇地好。

  校園漸漸熱鬧起來了,但有的家長卻不買賬。“家長要求孩子專心學習,怕玩籃球浪費時間。”陳明理解家長的顧慮,他跟著班主任去家訪,耐心解釋,甚至拍胸脯保証:“要是孩子成績下降,算我的!”

  為了讓孩子們從了解走向熱愛,陳明提議組建籃球隊並外出比賽。這一想法很快得到學校支持。

  “最大的問題是缺經費。”陳明四處聯系公益基金、愛心企業,籌集活動資金。為確保打球與學習兩不誤,學校規定成績達標才能參加訓練。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從“老師追著學”變成了“自己主動學”。學習成績上去了,陳明也獲得了更多家長的支持。

  2017年,回龍小學首次外出比賽。第一次“出征”並不順利,球被弄壞了、隊員被撞倒,孩子們茫然地看著陳明。賽后,他帶領隊員們復盤,教孩子們如何與人溝通,如何看待失敗,如何保持斗志、打磨技巧……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2019年隊伍首次亮相省級比賽便奪得季軍。“球被搶斷立刻去追,人被撞倒迅速爬起來,這種拼勁太招人喜歡啦!”讓陳明高興的不僅是榮譽,更是孩子們的成長。此后,回龍小學籃球隊一路披荊斬棘,至今已斬獲13個縣級、3個州級籃球賽事冠軍,以及2個省級賽事亞軍。

  學生李中陽剛轉來回龍小學時性格內向。因為他個子高,陳明便鼓勵他打籃球。短短兩年,他就成長為校隊隊長,球場上指揮若定,與隊友配合默契,整個人變得陽光自信。

  “全校已有100多名孩子因為籃球特長升學,不少孩子考上大學。”陳明說。如今,在回龍小學,天天有訓練、周周有比賽、月月有聯賽。

  談起這些年學校的變化,陳明滿臉自豪,“實現了14年前的心願,我很幸福。”

  《 人民日報 》( 2025年09月10日 13 版)

(責編:郝孟佳、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