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校一品”大思政課專題報道 | 北京師范大學:以“四個貫通”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走深走實


2025年9月8日起,北京市教育兩委聯合前線雜志社策劃推出“‘一校一品’大思政課專題報道”(點擊查看專題)。9月10日聚焦——北京師范大學:以“四個貫通”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走深走實。
北京師范大學京師廣場
思想政治理論課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鍵課程。自2022年9月成立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共同體以來,北京師范大學(簡稱“北師大”)充分發揮學科優勢和特色,以“四個貫通”開創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新階段,全面推進思政教育走深走實。
貫通大學附校建設,探索全學段協作育人新格局
“大學-附校”貫通建設是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縱深發展的基礎性工程,也是這項事業改革創新的重要抓手。學科共同體以嚴密高效的工作機制扎實推進各項工作,形成各主體融合發展的良好局面。
統一目標,明確工作職責分工。共同體按部門類別劃分,院系作為核心主體,開展學科計劃制訂、學術委員會組建、發起重大專項研究﹔明確牽頭校及基地校作為承辦單位,引領帶動兄弟學校學科發展﹔其他相關部門作為統籌協調樞紐,提供保障支持。按工作職能劃分,建立管理團隊和學術團隊。根據基礎教育學校的學科基礎及地域分布情況遴選出6所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基地校,以兩年為一個周期落實相關活動,促使一線學科教師團隊與大學院系專家團隊共研共商共建。
按需供給,以清單式合作促進發展。共同體在全面調研基礎教育一線需求基礎上,商議合作清單,制定詳細的學年計劃並有序開展。舉辦面向教師的品牌活動,開展教師常態化線上協同研修“雲端教研”、學術前沿講座“木鐸金聲講壇”、線下教學研討會“高端學科年會”、青年骨干教師培養項目“護航計劃”、青年教師課堂教學大賽等活動。舉辦面向學生的品牌活動,開展主題微視頻征集、京師英才實踐活動、大學-附校入校調研指導活動。
深度鏈接,大學與附校雙向賦能。高校馬克思主義學院作為思想政治理論教育與研究的重要陣地,在思政課的教學科研、師資培訓、人才培養、經驗推廣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學科優勢、組織優勢和資源優勢。高校各類資源向附屬學校開放,可以有效平衡教育主體間的資源分配矛盾,形成“資源下沉—實踐反哺”循環。基礎教育學校作為大學教育創新改革的“試驗田”,是科學研究的高質量樣本,通過參與大學改革試驗所需的數據採集、成果孵化、實踐運用等過程,反哺大學學科建設。共同體積極促成兩主體合作,形成“理論-實踐”內涵共促、成果共生的可持續發展循環。
貫通教師隊伍建設,開辟專業能力提升新航道
學科共同體以學術研究、聯合教研、人才培養為抓手,助力思政課教師隊伍專業化發展。
強化學術引領,夯實一體化建設的學理基礎。堅持推進實踐基礎上的理論創新,鼓勵學院教師申報相關課題項目,面向附屬學校開展基礎教育、思政教育相關的課題申報指導,整理收錄在共同體年會、“思享先聲”主題講座、專家報告與教學分享會等活動中涌現的優秀研究報告、展示課例、科研論文。
組織教學研討,集聚一體化建設的骨干力量。高度重視思想政治學科的學段銜接與融通,根據一線教師需求,組建學科專家團隊,以主題分享、課例研討、聽評課、課堂實錄、課例征集等形式開展數十場聯合教研活動。內容覆蓋思政課教學改革前沿問題、課標解讀、教育心得、教學方法等領域,包括單元教學、學科融合、中高考備考專項指導、學科專題指導、論文發表等方面。
培養未來教師,厚植一體化建設的人才支撐。共同體深刻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給北京師范大學“優師計劃”師范生的重要回信精神,持續拓寬高質量教師培養渠道,依托全國附校資源為師范生提供實習實踐平台,矢志培養“四有”標識鮮明的未來教育家。結合基礎教育學校教育教學實際需求,將基礎教育學校轉化為師范生培養的“第二校園”,面向當地學生開展學業輔導、心理健康輔導、特色夏令營等豐富活動,通過“雙師雙進雙實踐”,加強在職教師與未來教師溝通交流,為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提供后備人才支撐。
貫通多主體育人鏈條,創建家校社聯動新機制
共同體通過聯責任、聯資源、聯空間,會同家長和社會各方共同助力學生成長,在家校社協同育人上也有諸多有益探索。
充分利用家庭、社會力量,制作可推廣可復制使用的“大思政”資源。建設區域內“大思政課”實踐教育基地,實現思政課多方協同,構建育人“大格局”。挖掘附校所在地紅色文化、鄉村振興、生態文明、科學精神、工業文化、民族共同體等資源,搭建文化資源共享平台。組織專家學者編撰一系列面向中小學生的黨史學習教育讀本(《新時代講給少年聽》叢書)、“四史”教育輔導用書等。
組織各類“大思政”活動,豐富學生校園生活。圍繞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80周年、鄉村振興等主題,開展微視頻、手繪地圖征集展示等活動,為開發、沉澱區域式特色思想政治教育資源打下良好基礎。推動大中小學共創共演校園劇目“教師萬歲”,以大戲劇思維創新學校思政教育工作,該劇目已經在附屬學校進行多次展演,得到媒體廣泛關注。
積極傾聽各方聲音,匯聚各界力量助力學生成長成才。利用遍布各地的附校資源,開展中小學生思想狀況調研。在調研過程中,不僅關注學生思想動態,同時也充分傾聽家長聲音。在各類活動籌備、舉辦的過程中,充分吸納社會各界提出的寶貴意見,邀請各領域杰出代表加入“大思政”活動中來。積極促成各類主體參與共同體建設,家校社貫通以形成全域覆蓋的育人網絡,使“大思政”育人效能不斷深化。
貫通教育支持形式,打造線上線下融合新樣態
學科共同體自覺適應教育活動與信息技術深度融合的時代趨勢,從教學資源、育人模式、宣傳推廣著眼,打造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融合新樣態。
依托平台建設,實現教學資源共享。借助“強師在線”平台實現雲端共研共享,基於潭水源平台為教師提供培訓學習、課題研究、社區交流等多元服務,搭建一體化建設教學案例庫、素材庫、示范課程庫等數字資源庫。
拓展實踐場域,推動育人模式創新。充分尊重學生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中的主體地位,將學生作為活動開展的關鍵要素,精心籌劃各類品牌教育活動。通過大學生班會課實踐、勵志報告會、混齡研學實踐活動等形式,增進大中小學生的交流學習,讓學生在實踐中實現自我教育和相互教育,增進朋輩影響力。
加強成果宣傳,促進工作經驗交流。始終注重將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與學校教師教育優勢相結合,努力當好全國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先行者和排頭兵。學習強國、教育部官方網站等多家主流媒體均對共同體在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方面的舉措與成效進行宣傳報道,擴大了共同體相關工作經驗及成就的影響力,成功的經驗與科學的方案也在推廣分享中不斷落地為新的實踐,使共同體的工作方案得到進一步的檢驗與完善。
3年來,北京師范大學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共同體不懈實踐探索,為推進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深入發展貢獻著北師大智慧。未來,共同體將繼續深刻領悟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重要指示精神,緊密圍繞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使命,進一步強化系統思維、問題導向、戰略意識,更好地發揮立德樹人合力效應,不斷完善大中小學思政課一體化建設的北師大方案。
作者:北京師范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 基礎教育發展管理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