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双向归因”,才能更好地寻绎事件的上下文,从而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

  无论远或是近,这样的消息都让人心痛。美国发生校园枪击事件,20个孩子和8名成人遇难;河南光山县的校园伤害事件中,22个孩子被砍伤。

  尽管事实还不够清晰,但这两起事件都是极端心理刺激之下的反社会伤害行为。从媒体报道看来,美国的惨案制造者,饱受人格障碍困扰;而河南的施暴者,则有20年癫痫病史,并逐渐呈现暴力倾向。

  正如现代犯罪学之父龙勃罗梭所言,导致犯罪发生的原因很多,绝不能“以其中一个原因代替所有原因”。在审视具体个案时,既需要有“内归因”:犯罪者的人格、动机、情绪等;也需有“外归因”,即事件的社会背景。

  美国校园枪击案的归因,我们可撇开不论。需要思考的是,河南的校园伤害案中,为何300多个孩子生活其中的校园无人看守?为何有社会危害的疑似精神病人能“经常出去乱跑”?而当地拒绝采访、封锁消息甚至是教育局人员在办公室玩游戏、有关领导质疑记者“讨论这有啥意义”,都折射出这起恶性事件背后的必然。

  22个受伤的孩子,暴露社会管理盲点。而每一个盲点,都可能成为吞噬生命的陷阱。消除这些盲点,需要更为精细、科学的管理方法,也需要更负责任的态度。

  社会归因是必要的。但如果把一切推给社会,那也是另一种形式的偏颇。任何时代任何社会都有“反社会型人格”的人存在,这不是随人的意愿可以改变的。

  过度的社会归因,会让更多人把自身的问题归咎于社会。归因的“折扣原则”是,存在多个原因时,单个原因与结果的逻辑联系会被弱化。反过来说,弱化某些原因,必然强化其他原因。在这种情况下,更容易产生示范效应,给恶性犯罪以“逼上梁山”的心理错觉。

  “双向归因”,才能更好地寻绎事件的上下文,从而找到可能的解决方案。既需从大处着眼,形成更完善的社会风险防范体系。也需从中观着手,扩大社会工作者队伍,排查与疏导心理问题、进行精神卫生启蒙。更需在小处落实,看看身边是否有情绪或精神异常者,需要更多善意的帮助和微笑。只有这样,才能在每个人的心理完善中,提升社会文明的程度。

  心香一瓣,祈福孩子们,这些世上最娇艳的花朵。唯愿在你我的共同努力中,12月14日,网友命名的“世界儿童悲伤日”,不再重演。

(责任编辑:袁勃、林露)

相关专题



>教育部发文提出建立幼园园长任职资格制度

选美小姐穿比基尼跳骑马舞
选美小姐穿比基尼跳骑马舞

2岁男童身藏录音笔上学
2岁男童身藏录音笔上学

新闻热搜词来源:百度新闻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闭幕宁波居民楼倒塌沙溢亲证姚晨怀孕中国渔政船"漂进"钓鱼岛重庆建中国版迪士尼22学生被砍 官员玩游戏菲律宾台风 千人死亡日本众议院选举投票教授笑评民工冻死美枪击案遇难者名单男子杀人烹尸3天3夜儿慈会对账单金额不符希拉里晕倒撞成脑震荡全能神邪教骨干被捕新闻联播 美国枪击案

精彩热图|人民电视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莫言回国奖金免征个税莫言回国奖金免征个税 大学三招牌老师每周换?大学三招牌老师每周换?

热播视频|图说中国

百姓最烦"特权车"添堵百姓最烦"特权车"添堵 15日京城或还将降雪15日京城或还将降雪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

论坛|访谈辩论微博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