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瑞典少年打工攒钱留学武汉 坦言中国学生辛苦

  图为:Emil已经融入了中国的校园 (记者赵莉摄)

  16岁时,因为对中国功夫着迷,瑞典男孩Emil想到中国近距离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他向父母道出了留学中国的想法,家长说:“可以,但是留学费用你得自己出。”于是,Emil一边在当地一家中餐厅打工,一边学习中文。17岁时,他只身一人飞赴中国,来到武汉十一中学习。

  留学经费自己赚

  如今Emil已经18岁了,他有了一个中文名字,叫夏梓伦。他来自瑞典一所与武汉十一中结对学校,是名“交换生”。金发碧眼的他,身着校服,走在校园里十分抢眼,不少学生会主动和他打招呼,同他练练英语口语。

  夏梓伦向记者讲述了他筹钱留学的经历。按照瑞典的福利政策,年满16周岁的学生,每月可享受到政府贴补的1000瑞典克朗(约人民币1000元)零用,夏梓伦将这笔钱攒着,不敢乱花,同时到当地的一家香港人开的餐馆打工。一年后,也就是去年9月,夏梓伦如愿来到了武汉。

  在校园里,夏梓伦有专职的中文教师,他还跟着体育老师学起了棍术。周末时,总有老师带他出去长见识。中国的物价比瑞典低得多,夏梓伦打趣称,到中国留学没花什么钱,可能还能攒些钱。

  瑞典大学不高考

  平时,夏梓伦跟着该校国际部一起上课,当他听了一堂用英语讲授的数学课后,他被吓跑了,“太难了,我完全听不懂。瑞典的数学学得很简单,中国的初中数学比瑞典高中数学还难!”从此,夏梓伦不愿再学数理化,他担心自信心受到打击。

  在夏梓伦的眼中,中国的同学很辛苦,“他们要学的东西真多啊,没有时间玩,连锻炼的时间也少。”每天晚上,夏梓伦都习惯到操场跑步,一些男生也加入进来,只不过他们来去匆匆回家还得学习。

  夏梓伦说,瑞典高中生们下午两三点就放学了,作业也不多瑞典没有高考,高中三年的成绩,就是大学录取的主要依据。

  与中国同龄人相比,夏梓伦独立、有主见,他有胆识决定到中国留学、有能力自筹求学费用,可以只身一人去周游世界。夏梓伦的同学坦言羡慕他,“我们的大部分时间,都给了学习。”话语中满是中国高中生的无奈。(记者赵莉、刘蔚丹 通讯员 张哲清)

(责编:郝孟佳、林露)

相关专题


热词:祈福雅安芦山挺住寻亲互助再信一次红十字会查看全部留言

>

中小学作文园地专栏征文
中小学作文园地专栏征文

舞蹈老师殴打脚踹学生
舞蹈老师殴打脚踹学生

新闻热搜词来源:百度新闻

新交规 实行郭美美事件 再查受阻山东 剧毒农药种姜故宫 换装防砸玻璃北京 开罚闯红灯中石油淡季发限气令河北女子坐10年冤狱湖北政府 买盗版字典英高官 性侵男子罗彩霞 央视记者租车公司“暴利”说麻生 涉华不当言论南京疑私挖陈文帝陵太原 钉子车解放军 3个航母战斗群

精彩热图|人民电视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免费字典竟是盗版的免费字典竟是盗版的 禁学生带手机入校禁学生带手机入校

热播视频|图说中国

比工薪族懂生活的保洁比工薪族懂生活的保洁 非典患者曾被视作瘟疫非典患者曾被视作瘟疫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

论坛|访谈辩论微博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