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近日,广雅中学、广大附中等五所高中的“特色课程”将首次在中考独立批招生。有学校为吸引学生抛出诱人条件。面对“特色课程”,不少家长纠结了,看起来是很美,但学校的承诺是否可信?学校是否进入独立批“掐尖”?特色课程变作学校招生的筹码?

撇开更加复杂的招生门槛和教育局的用心不说,按照当前教育行业的基本逻辑,其实家长最后只关心有什么途径更容易被名高中录取,而高中关心的是如何抢到好政策将成绩好的学生招进来。以培养多元人才为出发点的空中政策,落到地上很可能就变成戴面具的生源大战。

因此,难免引发评价:以特色班的名义招生,但把孩子送过去真的能成为特色人才吗?高一时孩子进入特色课程班,但高二就要文理分班,孩子还能得到特色培养吗?就高中教育和大学教育的分野来看,二者长期确实存在裂痕和断层。很多高考出来的优秀学生,到了大学却往往无法适应大学的思维训练和教学安排。高中生就像在单一的管道中爬行三年,到了大学就突然坠入一个无边无际的学习空间。尤其大学越来越强调通识教育,光靠扎实的中学语文数学英语成绩,确实未必能应对大学宽口径的学问检验。甚至很多人都会慨叹不知道自己高中学了些什么。

如今的特色课堂,如果真的像一些高中对外宣传的那样掺入了大学培养的因子,这就如同提前向高中生播洒高等学堂雨露,让学生终于见到了教授而不只是中学教师,还让机械化生产的高中课堂有了一些学府情调。或许这就是教育界所期待的特色文化吧。既然迟早都要进入大学,那么让高中生提早在思维上与大学对接,也未尝不是个良好的探索。

然而,这种培养与其是说为学生铺路,还不如说是在进一步挑战高中生的潜能。高中生必须对自己的兴趣有更清晰的判断,并在课业上开始做好准备。以执信元培班为例,授课老师由执信和中大工学院团队组成。这意味着学生不但要物理超好,更要有打算进入工科的心理准备。同时,大学方面也必须能精确引导这些中学生的能力和兴趣。如果只是泛泛做科普式的讲座,那么特色班就没有多大价值了;可如果大学课程高中化,又肯定会加重学生负担,毕竟高考是考高中生而不需要理会大学学什么,更不是为了和大学对接。若是真的要和大学形成有效对接,不妨参考时下被非议的AP国际班在高中的渗透,因为那种确实是成体系的让高中生修读美国大学学分,并且成绩达标是可以进入美国一流大学的。

若是仅仅用特色文化作为调剂品,那就不要给家长太高期望,毕竟堡垒一样的高考教学制度不是靠特色课程能软化的。

(责编:林露、张帆)

热词:祈福雅安芦山挺住寻亲互助再信一次红十字会查看全部留言

>

中小学作文园地专栏征文
中小学作文园地专栏征文

全国高校最美校花盘点
全国高校最美校花盘点

新闻热搜词来源:百度新闻

菲方射杀渔民 拒道歉央企审计曝隐形福利三大智库院长 正部级高端白酒降价一半昆明回应PX项目广东27岁副县长撤职韩总统府发言人涉性侵日高官访华超时 被免高考生拜“文曲星”马云卸任阿里CEO成龙谈古建捐外国刘洋母 “十佳母亲”李克强会见印外长村民中大奖 公开领奖李银河斥张艺谋可耻

精彩热图|人民电视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大学生躺在窗口晒太阳 大学生躺在窗口晒太阳 大学现“打胎”横幅 大学现“打胎”横幅

热播视频|图说中国

"农夫山泉"让我再信你"农夫山泉"让我再信你 小伙接连被罚顶撞交警小伙接连被罚顶撞交警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

论坛|访谈辩论微博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