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2013年被普遍评价为“最难求职季”,699万高校毕业生数量创历史新高。但据媒体报道,多地民企招聘会现场却极为冷清,一边是应届毕业生喊就业难,一边却是企业难以招到人才的尴尬现状。有招聘方认为,底薪普遍开出两三千元,但应届生仍嫌少,大学生对自身缺乏清晰的定位,不愿从低做起;而大学生们则认为,不介意低工资,但看重企业提供的平台是否有上升空间。(5月26日《楚天金报》)

  企业难以招到人,不能只抱怨大学生眼高手低,也该好好想想自己有没有给人才足够的薪资待遇,让他们体面而有尊严地工作。有些公司连基本的五险一金都缴纳不全,能让求职者看到其招聘诚意吗?连每月不过几百元的住房公积金都不肯交的企业,其抠门程度可想而知,难怪已经提交了简历的求职者都会抽出简历走人。学生一听加班掉头就走也不奇怪,工资这么低,加班费当然也高不到哪去,要是加班费足够高,恐怕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拒绝加班。

  “最难求职季”不是企业压低大学生起薪的借口,低薪也吸引不了优秀人才。很多企业舍得在招待费、公关费上巨额投入,怎么就不能把起薪稍微调高一点呢?除了要让员工有体面的收入,还应该为其创造一定的职业发展空间,别让好不容易招来的人才因晋升无门而流失。要知道,人才是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胜的关键,也是企业得以发展壮大的重要支柱,不能为了节省用工成本就在招聘员工时斤斤计较,否则真正吃亏的还是自己。

  一名大学生,从读小学到大学毕业,寒窗苦读十五六年,不说付出的宝贵时间与精力,就是家长支付的教育费用就不是一个小数字,很多家境贫困的学生身上还有助学贷款,必须在毕业后几年内还清。可目前的物价摆在那里,租房加上其他日常开销,如果每月薪水不到3000元,连养活自己都成问题,更别说孝敬父母、存钱买房结婚了。毕业生们的实际焦虑和期待,不知招聘单位知否?

  现在人才的培养和供给已经市场化,薪酬待遇理应也由市场说了算。但如果招聘单位因“最难求职季”而刻意压薪,就很难招到所需人才。因为薪水过低的话,求职者连递简历和问询的兴趣都没了,招聘展位前自然门可罗雀。如果因为刻意压薪招不到人,影响工作任务,那是否值得呢?与其一味坐等毕业生自降身价,还是早点增加底薪吧。

(来源:南京日报)

(责编:袁勃、林露)

相关专题


查看全部留言

>

中小学作文园地专栏征文
中小学作文园地专栏征文

美女考生简陋环境中更衣
美女考生简陋环境中更衣

新闻热搜词来源:百度新闻

李克强警告日本昆明禁售白T恤刻字者被人肉赵红霞 性侵红监会否认挪善款美核航母 南海监狱 欢迎您贾樟柯 最佳剧本奖京广高铁遭雷击捞尸 开价六千张艺谋回应超生女同片 金棕榈日本核设施泄漏揭秘退休领导人出书盲人国足3-2日本

精彩热图|人民电视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高三学子穿汉服祭孔 高三学子穿汉服祭孔 首批赛马硕士产生 首批赛马硕士产生

热播视频|图说中国

现实版“山楂树之恋”现实版“山楂树之恋” 原卫生部副部长忆非典原卫生部副部长忆非典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

论坛|访谈辩论微博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