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原标题:别让高考加分成了“万能奖”

高考加分在一些地方被当成了“万能奖”,无非是想通过捆绑高考的“指挥棒”,立竿见影地实现某些平常不易达到的目标。而一些不合理的加分项目和评判标准,反倒冲击了高考公平选才的基本功能。

一年一度的高考季即将来临。有媒体盘点今年新调整的31省份高考加分照顾政策发现,多地将奥赛获奖者剔除加分名单。与此形成强烈反差的是,13个省份加分项目中提及思想品德及见义勇为,北京、浙江、四川三省市甚至加20分。

高考是实行分类教育和遴选人才的重要举措,任何一个加分项目的增减都关系到众多考生的前途命运。利用高考的“指挥棒”来推广素质教育,或者引导社会道德,初衷虽好但可操作性较差。而一些不合理的加分项目和评判标准,反倒冲击了高考公平选才的基本功能。

现实中,各地高考加分呈现明显的不均衡状态,相关的乱象也频频被曝光。从近年的报道来看,高考加分向发达地区或中心城市集中,向少数“名校”和个别项目集中。一些教学水平一般的中学,还通过向教育主管部门争取加分,来帮助个别尖子生冲击名校。而且,一些项目的评判取决于地市级教育部门,很容易受权力金钱等干扰,加大了高考加分中的腐败因素。像“篮球二级运动员没摸过篮球”、“武术加分形成产业链”等丑闻,已经见怪不怪了。

事实上,高考加分在一些地方被当成了“万能奖”,无非是想通过捆绑高考的“指挥棒”,立竿见影地实现某些平常不易达到的目标。不少地方在设定加分项目时,就经常强调对素质教育的推动作用,但素质的概念本身较为笼统,很难说航模建得好或是奥数学得精,就代表素质高。而像见义勇为等加分项目,引导道德的意图更加明显,但道德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用某一种特定行为来加以判定,本身也缺乏科学性。

提高青少年素质或是弘扬社会美德的职能,得靠全社会各方面的努力,而高考首先要保证的,还是公平选才的基本功能。其实,专业的教研组制定或修改教材,以及专业的命题组来拟定高考试卷,已经给检验考生水平设立了一个统一的标准,可以实现遴选人才的目的。而加分项目的“泛滥”,加分乱象的频出,不仅仅是加剧了考生的负担,还会损害到其最基本的公平性,这是得不偿失的。

近些年来,各地对高考加分的调整工作始终在进行,主要趋势就是缩减分值或取消项目,多地将奥数剔除加分名单就是明证。至于提高青少年综合素质、弘扬社会美德等职能,还是与高考“脱钩”的好。毕竟,社会管理目标的实现,还是得靠整体性社会环境的改善。

延伸阅读:
(责编:欧兴荣、林露)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查看全部留言

>

《寻找学霸》栏目上线
《寻找学霸》栏目上线

研究生八成想创业
研究生八成想创业

新闻热搜词来源:百度新闻

南京大屠杀公祭习近平谈公祭日李克强亚欧行无人机闯空中禁区呼格案再审结果不动产登记西部冰川萎缩股市年末躁动小年火车票今日开售廊坊幼儿园危房倒塌聂树斌案3大疑问东三省人口流出习近平公祭日讲话李克强谈吃空饷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精彩热图|人民电视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无臂小伙求职被爆灯无臂小伙求职被爆灯 学生上课前先存手机学生上课前先存手机

热播视频|图说中国

不收红包的神经外科医师不收红包的神经外科医师 悉尼咖啡馆被劫动机不明悉尼咖啡馆被劫动机不明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

论坛|访谈辩论微博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