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习惯于“被指定”“被设计”状态的青年学子,需要在学习自主设计、自我管理的路途中,走向自我完善、自主成熟。这无疑是高考之外更重要的考题

随着上海、浙江这两个全国试点省市分别公布高考综合改革实施方案,“自主选择”这个关键词,不断激荡着大众的注意力。

从两地的新高考方案来看,不论是考生和高校,双向的选择空间普遍增大了。学生在选考什么科目、考几次、用哪次成绩等方面,有了前所未有的选择权。高校在招生模式、选拔标准、专业选考科目范围等方面,有了更大的自主权。以浙江为例,今后选考科目可以“七选三”,排列组合起来就有了35种不同的选择。因此有种形象的说法,高考综合改革推开后,“套餐”变成了“自助餐”。

高考综合改革的两头,分别连接着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课改”“考改”作为一个整体系统,互为支撑,互为促进。在不断扩大自主选择权的过程中,不断趋近“好的教育”。

选择权多了,选择范围也大了,但是,教育新常态下,如何做好“选择”这道题,无论是学生、家长还是学校,都还需不断学习、适应。

对学生来说,从“选课”到“选考”,再到“选专业”“选学校”,依据什么来选择?贴近兴趣、匹配能力,是不少教育专家和教育工作者给出的建议。从兴趣导向出发,把兴趣与学习目标和学习动力、职业规划和事业追求绑定在一起,选其所好、选其所长。“乐此”,方可“不疲”。

可惜时下青年学生当中,不乏“选择困难症”“选择依赖症”“选择盲目症”的问题。奔走于各类“兴趣班”的学生不少,真正了解自身兴趣所在的恐怕为数不众。

一位资深的重点中学校长就感叹,应试教育模式和以往的考试制度下,很多学生以总分最大化为目标,考前死记硬背,或许高考得了高分,但却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适合什么样的专业,甚至到了大学,许多学生还不知道如何选择课程、如何探究性学习。

另一位干了10多年招生工作的大学老师颇有感触:每年招生咨询,“主力军”大都是家长,自己来咨询的学生反而很少见。有的家长还爱大包大揽拿主意,“反正孩子什么都不懂,考完就出去玩了”。而家长们问得最多的问题,是分数够不够?学校“王牌专业”是什么?就业前景怎么样?这位老师也总是一遍遍建议家长,专业无好坏之分,选择无对错之别,关键是学生要做出合适自己的选择,“放手让孩子真正自己选择一次”,很多老师提醒。

一些中学已经相继开出“高中生生涯规划发展”“职业体验”等选修课,让学生在高一就开始规划大学学什么专业,今后向什么职业方向发展。还有学校为高一新生进行“职业兴趣测试”,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职业倾向,进而打通学校学习和职业学习之间的“隔膜”。今年高考前夕,浙江大学120多个专业的120多位教授共同撰写了一本《教授带你“逛”专业》,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介绍专业并给出建议,为面临选择的未来大学生提供一份易懂实用、信息权威的大学专业“说明书”。

习惯于“被指定”“被设计”状态的那些青年学子,是时候探寻一番,自身的兴趣何在,如何把兴趣转变成学科优势、职业兴趣和事业追求。在学习自主设计、自我管理的路途中,走向自我完善、自主成熟,这无疑是高考之外更重要的考题。

(作者为本报浙江分社记者)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22日 05 版)

延伸阅读:
(责编:林露、熊旭)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查看全部留言

>

《寻找学霸》栏目上线
《寻找学霸》栏目上线

研究生八成想创业
研究生八成想创业

新闻热搜词来源:百度新闻

南京大屠杀公祭习近平谈公祭日李克强亚欧行无人机闯空中禁区呼格案再审结果不动产登记西部冰川萎缩股市年末躁动小年火车票今日开售廊坊幼儿园危房倒塌聂树斌案3大疑问东三省人口流出习近平公祭日讲话李克强谈吃空饷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精彩热图|人民电视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无臂小伙求职被爆灯无臂小伙求职被爆灯 学生上课前先存手机学生上课前先存手机

热播视频|图说中国

悉尼咖啡馆被劫动机不明悉尼咖啡馆被劫动机不明 谁让席慕蓉泪流满面谁让席慕蓉泪流满面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

论坛|访谈辩论微博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