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号
原标题:铸就文质彬彬的礼乐中国(人民时评)

立国之道,如果不注重历史则国家无根本,如果不注重传统文化则国家无灵魂。儒学不能仅仅作为修身养性的学问,而应该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其重要功能

“孔子创立的儒家学说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明产生了深刻影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文明,不仅对中国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而且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习近平主席24日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上的讲话,表明了中国在励精图治中发展经济、走上富强之路以后,向文明型国家的迈进。而一个古老民族铸造的核心价值,在现代民族国家格局之中,也将成为世界文明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

对一个民族而言,富裕与强大固然是国家成立的基础,而文雅有礼也是国民福祉的根本所在。《论语》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孔子周游列国,经过卫国,看到卫国人口众多,甚为繁荣,孔子不禁赞叹:“庶矣哉!”他的弟子冉有问他:人口如此众多,要如何治理?孔子回答:“富之。”要让国家强盛,人民富裕。冉有接着问:富裕之后,怎样进一步治理?孔子回答:“教之。”这一“先富后教”的思想,构成当代中国的文化态度。

作为传统文化核心的儒学,曾经长久地塑造了中华民族绵长的文明历史。在传统中国,儒学,尤其是经学,成为中国人政治制度与社会生活的“大宪章”,大凡政治制度的建设,社会生活的改造,评价人物的价值标准,衡量善恶的基本尺度,都源自于儒学。正是经典体系所塑造的思想在一代代人中绵延不绝地传承,才成就了中华民族数千年历史与文明的共同延续。而这些经典思想,也成为中国古代的核心价值,并在历史的变迁中,沉淀在每一个中国人的内心深处,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基因,是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家园。

“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善于创新。”过去的一个世纪,中国人曾认为只有批判传统、打倒儒学,才能换来中国的浴火重生。但是,百年回首,人们发现国家富强初步实现之后,传统文化重新成为思考中国未来的最重要思想资源。康有为曾撰文批评民国初年的“去中国化”倾向,认为中国自有其“国魂”,他说:“凡为国者,必有以自立也。其自立之道,自其政治教化风俗,深入其人民之心,化成其神思,融洽其肌肤,铸冶其群族,久而固结,习而相忘,谓之国魂。”立国之道,如果不注重历史则国家无根本,如果不注重传统文化则国家无灵魂。儒学不能仅仅作为修身养性的学问,而应该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发挥其重要功能。

在现代社会治理中,儒学不仅仅是文饰修辞的话语,而应该在具体的制度建设中落实其兴礼作教、抚民化俗的意义。在古代圣贤的理解中,作为一个价值共同体的中国理想,并非止步于国富民强,更是塑造君子人格、浇铸文化内核。而且,对于一个现代国家而言,经典与历史构成了现代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在今天多元文明并呈的世界,“和而不同”的标准广为接受,儒家经典同样为思考现代国际政治提供了重要的思想资源。例如在国际关系中,从传统整体的“天下”主义角度,可以反思当今民族构成的“世界”理论;从“王道”的角度,可以反思当今时代以“霸道”为基础的国际格局,等等。

稳健的推动传统文化建设,激活儒学的旧基因,培植儒学的新生命,推进各种文明交流交融互学互鉴,既是铸就一个礼乐中国的基础,也关系着中国以怎样的大国形象出现在国际舞台。一个古老而成熟的民族,必定要时时聆听这个民族的古圣先贤们的教诲,从他们那里汲取经验与智慧,开创一个文质彬彬的礼乐中国。

《 人民日报 》( 2014年09月25日 05 版)

延伸阅读:
(责编:林露、熊旭)

相关专题



注册/登录
发言请遵守新闻跟帖服务协议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新浪微博帐号登录 QQ帐号登录 人人帐号登录 百度帐号登录 豆瓣帐号登录 天涯帐号登录 淘宝帐号登录 MSN帐号登录 同步:分享到人民微博  

社区登录
用户名: 立即注册
密  码: 找回密码
  
查看全部留言

>

《寻找学霸》栏目上线
《寻找学霸》栏目上线

研究生八成想创业
研究生八成想创业

新闻热搜词来源:百度新闻

南京大屠杀公祭习近平谈公祭日李克强亚欧行无人机闯空中禁区呼格案再审结果不动产登记西部冰川萎缩股市年末躁动小年火车票今日开售廊坊幼儿园危房倒塌聂树斌案3大疑问东三省人口流出习近平公祭日讲话李克强谈吃空饷问题中央经济工作会议

精彩热图|人民电视

精彩新闻|精彩博客

无臂小伙求职被爆灯无臂小伙求职被爆灯 学生上课前先存手机学生上课前先存手机

热播视频|图说中国

悉尼咖啡馆被劫动机不明悉尼咖啡馆被劫动机不明 谁让席慕蓉泪流满面谁让席慕蓉泪流满面

24小时排行 | 新闻频道留言热帖

论坛|访谈辩论微博SN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