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学者共话现代化理论与实践


本报电(高莹)日前,“中国与俄罗斯:通向现代化之路(2025)”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京举办。来自俄罗斯科学院、乌拉尔联邦大学、西伯利亚联邦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对外经济贸易大学等机构的多位专家学者参加会议,围绕“全球政治经济形势新变化及其对中俄的影响”“当前中俄宏观经济形势及面临挑战”“新历史条件下的中俄经贸务实合作”等议题展开研讨。
中国社会科学院秘书长赵志敏表示,中国和俄罗斯是现代化道路上的同行者,持续巩固和深化中俄关系,是双方促进各自发展振兴的必然选择。近年来,在双方共同努力下,中俄关系保持稳定、健康、高水平发展态势,长期睦邻友好、互利共赢合作成为两国关系的鲜明特征。中俄在实现现代化方面仍有很多课题需共同研究和探讨。这次研讨会为中俄学界全面深入探讨现代化发展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搭建了高端平台,对于双方促进互学互鉴和深化各领域务实合作有重要意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将不断深化同俄罗斯同行密切合作,以落实两国元首共识为引领,以促进民间友好和学术交流为使命,推出更多高质量研究成果。
俄罗斯科学院副院长马卡罗夫表示,当前,俄中关系正处于历史最高水平,双方政治互信不断深化,战略协作更加紧密。两国正在发展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贸易、科技、文化、民间等领域的交流合作是其重要组成部分。在世界经济碎片化程度加剧、保护主义不断抬头的背景下,两国学者需尤其关注现代化问题,分享研究成果、借鉴彼此经验,为进一步发展俄中关系、携手推进现代化建言献策。
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所长孙壮志表示,在元首外交引领下,近年来中俄务实合作充分体现出高水平、宽领域、多层次的特点,取得一系列显著成就。双方经贸合作屡创历史新高,多个重大标志性项目落地,全方位合作齐头并进,中俄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不断深化。希望“中国与俄罗斯:通向现代化之路”国际学术研讨会活动持续稳定开展,为两国学者对话交流提供平台,助力中俄人文交流走深走实,结出更多硕果。
会议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俄罗斯东欧中亚研究所、俄罗斯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共同主办。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 评论
- 关注